本院综合报道:数据统计显示,2023年,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.9%,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超过年初制定的6.5%左右的目标、达到8.5%,发展动能不断增强。
北京市人大代表、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宋婷婷:北京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优势明显,包括技术优势、人才优势、政策优势、产业集聚优势以及巨大的数字经济用户规模。规模的不断提升、技术的不断突破,正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数字经济新业态。比如,直播电商已成为北京消费升级新引擎。
北京市政协委员、北京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:北京市平台企业数量和行业规模均在国内位居前列,对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巨大。平台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应探索建立中间型监管机制,本着鼓励创新的原则优化监管执行质效,分领域制定监管执行规则和标准,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平台经济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。
北京市政协委员、北京金融控股集团董事长范文仲:建议加大政府统筹引导产业数字化工作力度,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并加快算力提升,聚焦相关产业关键环节,打造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标杆,并加快重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,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,完善数据供给支撑赋能产业转型服务生态。建议推广应用区块链、隐私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大模型等新技术手段,促进更多数据价值的挖掘、流通;建议通过审慎试点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融资、数据信托、数据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,通过“监管沙箱”等方式审慎推进。
北京市政协委员、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与质量管理部部长罗爱武:建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手段缓解交通拥堵,提高出行效率;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,实时监测环境质量,为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持;电子病历、远程医疗等技术则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“智慧医疗”服务……
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,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优势,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应急管理体系,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。要高标准建设、运维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感知体系,同时进一步丰富完善“智慧应急”体系建设,为韧性安全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,筑牢数字全面赋能城市底座。
北京市政协委员、京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一轩:当前北京在数字赋能社区治理方面有许多创新实践。例如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推行全屋智能家居试点,北京市民政局利用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,在城市副中心、昌平区回天地区先行先试,建设新兴的数字化社区管理服务系统。消除“数字鸿沟”,要在土地供应阶段就将数字社区规划标准纳入土地开发指标,并联动推进数字社区建设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。
上一篇:没有了!
下一篇:没有了!